全球範圍來說,目前保溫管集中供熱的大麵積使用地區主要包括北歐,俄羅斯和中國。
北歐地區,包括丹麥、瑞典、挪威、芬蘭(lan) 等地,由於(yu) 毗鄰北極圈,寒冷時期較為(wei) 漫長,地廣人稀,保溫管道集中供熱發展較早,且技術較國內(nei) 更為(wei) 成熟精細。而我國由於(yu) 曆史、政治等方麵的原因,早期的保溫管網設計大多是借鑒前蘇聯模式,參照俄羅斯的供熱係統。
不久前,丹麥的學者提出“第四代供熱技術”的概念引起了廣泛關(guan) 注。那麽(me) ,國內(nei) 外的供熱係統發展差別在哪裏,我國國內(nei) 下一代保溫管集中供熱係統又是什麽(me) 樣的?這些都將引發供熱人的思考和重視。
丹麥集中供熱係統發展簡述
第一代,蒸汽供熱係統。供汽溫度達到200度;水泥管道,保溫管網布置簡單;熱源單一,隻有燃煤;熱力公司規模小,隻有地區性熱力公司。
第二代,加壓熱水係統。供水溫度超過100度;保溫管網開始擴大;熱源形式開始有燃煤、燃氣,部分地區有熱電聯產(chan) ,調峰采用燃油供熱;重型設備,現場建造熱力站。
第三代,規模繼續擴大,出現跨地區大型熱力企業(ye) 。在第二代基礎上增加預製保溫管,供水溫度降到100度以下,采用工業(ye) 化緊湊型的換熱站,同時引入計量係統和監控係統;熱源除了燃煤和天然氣以外,開始利用生物質燃料,工業(ye) 餘(yu) 熱和垃圾焚燒技術。
第四代,在第三代基礎上完全摒棄化石燃料,充分利用太陽能,地熱,風能、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,形成分布式智能能源網。
對於(yu) 用戶,其被動房產(chan) 生的能量可以並入能源網,從(cong) 熱力公司向用戶的單方向供熱轉為(wei) 根據用戶需求的雙向互動選擇。采用低溫區域供熱係統,供水溫度在50~60度。
由上分析丹麥集中供熱係統主要有以下變化:
供水溫度降低。從(cong) 200多度的蒸汽降到五六十度的低溫區域供熱;
熱源從(cong) 單一用煤變成多種能源結合。最終取消化石能源,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熱;
保溫管網的控製精細化及智能化程度增加。
國內(nei) 專(zhuan) 家對比丹麥標準,也提出了自己對於(yu) 供熱係統代際劃分標準:
“第四代供熱技術”概念出爐,中國未來供熱何去何從(cong) ?
回過頭來,參照丹麥的標準劃分,可以對比出,國內(nei) 大部分保溫管集中供熱係統處在第二代,甚至落後、邊遠地區還停留在第一代係統,隻有少部分能達到第三代水平,供熱發展不均衡。
未來供熱,專(zhuan) 家指出:采用多種能源供熱,逐漸降低化石能源在供熱的使用比例將是大勢所趨;供熱的控製係統要能與(yu) 其他能源控製方式通訊,從(cong) 簡單的自動化控製向大數據和智能化發展;對供熱技術、人才培養(yang) 和從(cong) 業(ye) 者的知識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近年來國內(nei) 嚴(yan) 重的霧霾讓供熱能效問題變得重要,河北元豐(feng) 保溫作為(wei) 大型綜合保溫管道生產(chan) 廠家,一直以環保、節能、資源再利用為(wei) 宗旨,憑借以人為(wei) 本、追求卓越的理念和誠信、創新、求實、高效的精神致力於(yu) 打造國內(nei) 管道行業(ye) 的模範標兵!